<p id="ptrp7"></p>

    <pre id="ptrp7"><pre id="ptrp7"><ruby id="ptrp7"></ruby></pre></pre>

    <p id="ptrp7"><pre id="ptrp7"><b id="ptrp7"></b></pre></p>

      公司產業
      遠見者

      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 誰是優等生

      文 | 張賀 日期: 2021-12-14 瀏覽次數: 82

      7 月 30 日政治局會議,讓 2018 年至今已評選 三批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成為市場焦點。 工業母機概念的暴漲,則給這一群體再添一把火。?

      2018 年 11 月 26 日,工信部發布《關于開展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的通知》(簡稱 《通知》),拉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評選的序幕。 在 2019 年 6 月公布第一批之后,又先后于 2020 年 11 月和 2021 年 7 月公布了第二和第三批“小 巨人”企業名單。企業合計接近 5000 家,涉及的 上市公司在 300 家以上。?

      雖然每一批的標準有所不同,但總體圍繞制造 業的專(專業化)、精(精細化)、特(特色化)、新(創 新性)進行。涵蓋多個“補短板、鍛長板”關鍵細 分領域,并對其市場份額及財務狀況有較高要求。?

      中金公司研報稱,在所梳理的 303 家上市公司 中,機械(94 家)、基礎化工(48 家)和醫藥生物(35 家)數量最多。并且從業績增速、盈利能力和研發 投入三方面,論述了“小巨人”上市公司較好的基 本面,以及其 2019 年以來漲幅遠高于滬深 300、 略遜于創業板指的股價表現。?

      那么,入選專精特新的企業一定就有好的發 展嗎?有哪些影響因素?我們從第一批入選企業來 一窺究竟。?


      涉及 53 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超 6500 億元?

      經《英才》記者不完全梳理,第一批 248 家 企業中,共涉及上市公司 53 家,合計市值超 6500 億元(截至 2021 年 8 月 31 日,下同),其中包括 1 家港股公司和 52 家 A 股公司。A 股公司中,有 38 家獨立上市,另有 14 家為子公司入選。?

      獨立上市的 38 家 A 股公司,總市值 3340.55 億元,平均市值 87.91 億元,呈現明顯的小市值特征。 其中,有一半是在《通知》發布之后上市,這部分 公司的整體質量也好于當時的已上市公司。?

      具體來看,前者,也就是《通知》發布之后 上市的公司,平均市值為 106.53 億元,高于后者, 即當時已上市公司的 69.29 億元。前者 2018-2020 年營業總收入和凈利潤年均復合增速平均值分別為 22.27% 和 22.85%,而后者這兩項數值僅為 16.85% 和 -5.66%。


      “小巨人”中的優等生?

      近期股價表現上佳的金博股份(688598.SH), 是第一批“小巨人”中的“優等生”。在 2021 年大 漲逾 90% 后,金博股份市值突破 300 億元,為 38 家公司中最高。?

      金博股份是國內領先的晶硅制造熱場系統、先 進碳基復合材料及其產品的制造商,產品主要用于 光伏行業中單晶拉制爐和多晶鑄錠爐熱場系統,可 逐步實現對高純等靜壓石墨產品進行進口替代及升 級換代。

      金博股份客戶覆蓋了隆基股份、中環股份、晶 科能源、上機數控等一眾光伏巨頭。據信達證券 研報,金博股份在手訂單超 20 億元,將在 2021- 2023 年持續釋放。同時,其產能建設也在加速, 自 2021Q1 起分批投產合計 1150 噸 / 年,接近當 前產能的 3 倍。?

      2017 年,金博股份與可比公司西安超碼(中 天火箭全資子公司)體量相近。但經過近 4 年的 產能擴張,其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取得高達 44.3% 和 74.8% 的年均復合增長,2020 年金博股份的營 收和銷量已經接近西安超碼兩倍。而且其增速還 在加快,2021H1 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大增 176.57% 和 177.48%。?

      業績的高速增長,除了產品極具競爭力外,踏 準時代的韻腳也極為重要。?

      在“碳中和”背景下,光伏產業迎來跨越式發 展,下游資本開支空前,從而對金博股份產品的需 求越來越大。而獨立上市更是為其發展,帶來了充 裕的低成本資金來源。?

      金博股份還意欲進軍氫能源。8 月 24 日,金博 股份公告,擬以 1.5 億元資金設立子公司,利用公 司生產環節產生的氫氣資源及在先進碳基復合材料 的技術儲備,開展氫能源相關業務,從而延伸產業鏈。?

      同樣具備稀缺性,又受益于“碳中和”的“小 巨人”還有震安科技(300767.SZ)。作為減隔震行 業唯一的上市公司,震安科技自 2019 年上市以來, 股價連續三年大漲,2020 和 2021 年均已翻倍,當 前市值超過 200 億元。?

      據太平洋證券研報,按照我國《建筑抗震設計 規范》,“減隔震技術”滲透率每提高 10%,能夠為 我國降碳 1096 萬噸以上(未考慮施工、能源等方面 節碳水平),可以幫助我國建材行業每年減排近 1%。?

      震安科技在減隔震領域有先發優勢,當前已有 產能 5 萬套,在建產能 11 萬套,計劃今年內全部 投產。在建產能基本全部為 IPO 和今年發行可轉債 的募投項目,充分享受上市紅利。?


      “小巨人”中的失意者 凱利泰的“生死劫”?

      同批入選“小巨人”、深耕骨科微創領域的凱 利泰(300326.SZ)就有些失意。盡管有高瓴和阿 布達比投資局的青睞,也難擋股價斷崖式下跌,自 2020 年 7 月高點已下跌近 70%。?

      大手筆收購以拓展業務,及行業政策變動,是 凱利泰失意的主因。?

      上市以來,為實現從脊柱微創向大骨科器械拓 展,凱利泰收購了艾迪爾、深策勝博、Elliquence. LLC 以及國藥潔諾,積累了較高商譽。而近兩年帶 量采購從醫藥延伸到醫療器械領域,行業模式面臨 重塑,醫療行業不少企業受到影響。?

      凱利泰的商譽因而爆發。2020 年在計提 3.66 億元商譽減值后,凱利泰當年凈利潤為虧損 1.27 億元。?

      失意的不只是凱利泰。同批入選“小巨人”的 飛鹿股份(300665.SZ),2017-2019 年連續三年 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當前市值已不足 20 億元。?

      飛鹿股份在上市時同樣具有稀缺性,是國內第 一家上市的軌道交通防腐防水材料企業。不過,單 一的業務結構,令其經營較為被動,受國家軌道交 通產業政策及軌道交通行業招標等工作影響較大。?

      由以上可知,作為國家鼓勵的方向,專精特新 企業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但企業能否因此獲得長 足發展,還要受其賽道、行業需求、產業政策、具 體經營狀況等影響。而對于企業來說,如何破除“小 巨人”的“小”,成為真正的“巨人”企業,是一 個不小的課題。

      版權聲明:未經《英才》雜志書面許可,對于《英才》雜志擁有版權和/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摘編、或在非北大商業評論網所屬的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已向《英才》雜志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
      雜志訂閱
      • 官方微信
      • 頭條號
      • 訂12期《英才》
      • 8折優惠價為192元
      • 訂閱熱線:010-65545299
      • 點擊訂閱雜志
      新聞快訊
      央視財經頻道CCTV-2播出了《對話》特別策劃——中國產業坐標系列之“棟梁之材”主持人:陳偉鴻   特邀嘉賓: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著名力學和復合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善義世界風能協會副主席、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主持人:大家好!這里是《對話》中國這十年產業坐標,今天我們請到的是“中國強度”的代言人,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請您...
      未來投資聚焦經濟發展新動能# 7個小時連播互動,16位嘉賓熱點分享,11月2日,嘉實基金舉辦的“新發展 新動能——‘積極·機遇’秋季投資策略會”,給投資者奉上了一場把脈風向、洞見機遇的思想盛會,全程干貨滿滿,金句頻出,吸引了超*萬人次在線觀看。       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等重磅嘉賓,聯合嘉實基金...
      9月29日,TCL中環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數據顯示TCL中環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49.3-50.7億元,同比增長78.53%-83.60%,其中第三季實現歸母凈利潤20.1-21.5億元,同比增長57.06%-67.98%。2022年業績延續高增長態勢,核心財務指標增幅明顯。       業績快速增長的背后是TCL中環雙賽道的制造...
      9月29日,TCL華星第8.6代氧化物半導體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簡稱“TCL華星廣州t9項目”)投產儀式于廣州市黃埔區舉行。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林克慶,廣州市市長郭永航,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鄭人豪,廣州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邊立明,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書記陳杰,廣東省工信廳總工程師董業民,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TCL華星CEO金旴植,TCL華星COO趙軍,以及股東...
      9月26日,深圳市TCL公益基金會與深圳市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集團)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署暨海德學校TCL公益智慧教室揭牌儀式在深圳南山順利舉行。       深圳市南山區教育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陳登福,TCL科技集團副總裁、深圳市TCL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魏雪,深圳市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集團)黨委書記、校長,海德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韓曉宏,南山區教育科學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