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目標,計劃在 2025 年新能源汽車的 滲透率達到 18%,2030 年達到 30%,這意味著我 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在 2025 年達到 1600 萬輛, 2030 年達到 5200 萬輛。相比當前新能源汽車保 有量為 603 萬輛,其中純電動車保有量 493 萬輛, 從這兩個數字看,仍然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從增速來看,今年上半年,新注冊登記的新能 源汽車就達到了 110.3 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77.4 萬輛,增長 234.92% ;與 2019 上半年相比, 增加 47.3 萬輛,增長 74.94%,可見新能源汽車逐 漸為市場接受。?
雖然目標如此,但是當前電動汽車的發展痛點 依然存在,續航里程較短、充電樁等儲能設備技術 缺陷及配比不足等問題。究其根本,還是電動車的 鋰電池技術存在問題。作為電車最核心的關鍵部件, 鋰電池的成本占據電動車總成本的 40% 左右。我國 鋰電池行業從實現國產替代逐漸突破到成為世界龍 頭,同時也完成了從早期政策補貼到當前市場化競 爭的轉變,我國電動車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 四大重要材料的CR5占據了全球50%-80%的份額, 可見,當前國內鋰電池產業鏈成為了風口賽道。?
而一直以來,鋰電池最被詬病的就是續航短、 電池空間及重量過大,所以提升能量密度是行業的 核心。國家 2020 年 10 月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 汽車技術路線圖 2.0》,2025 年我國純電動汽車動 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年目標為 400Wh/kg,2030 年 目標為 500Wh/kg。而目前國內的三元鋰電池能量 密度僅為 240Wh/kg,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約為 180Wh/kg。?
技術革新迫在眉睫。?
新“液體黃金”??
說到鋰電池不得不談電解液。?
電解液作為“鋰電池的血液”,其作用是在電池中正負極之間傳導電子,也是鋰離子電池獲得高 壓、高比能等優點的重要保證。電解液的品質直接 決定了鋰電池的性能、壽命、安全等,是鋰電池板 塊非常重要的細分領域。?
原材料的需求緊張導致了六氟磷酸鋰的瘋漲, 而作為國內電解液領域的龍頭天賜材料(002709. SZ)則順理成章的從中受益。根據公司半年報業 績顯示,公司營收同比和扣非后凈利潤增長均在 200% 以上,受到原材料漲價預期和業績預期的驅 動,公司股價也從 2020 年一季度的 12 元 / 股附 近一路飆升,在今年 9 月 23 日的盤中達到歷史最 高的 159.59 元 / 股,漲幅超過 10 倍,其余電解液 概念的個股也都有 4-5 倍的漲幅,行業景氣度高漲。?
根據電解液組成,按成本占比來看,溶劑占 比約 30%、鋰鹽占比約 40%-50%、添加劑占比約 10%-30%??梢婁圎}的成本占比最高,這也是這 段時間鋰礦、鋰鹽相關的公司股票都處在高景氣風 口的主要原因。
鋰鹽選擇相當苛刻,需要考慮眾多電化學和物 理性質,尚未發現最為適合的離子,因此退而求其 次,成本優先,通常溶質采用多種鋰鹽混合的形式, 當前階段六氟磷酸鋰(LiPF6)為主流,綜合性能 強和成本優勢大。?
而其中六氟磷酸鋰的核心原材料主要是碳酸 鋰,單噸用量在 0.33 噸左右,按照目前碳酸鋰含 稅 12 萬元 / 噸的價格來計算的話,碳酸鋰成本占 比在 40% 以上。由于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大邏 輯確定性較強,因此帶動了整個產業鏈上游材料的 漲價,電解液的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鋰漲價趨勢較 強。截至 10 月 8 日,六氟磷酸鋰價格已高達 47.5 萬元 / 噸,較去年同期 7 萬元 / 噸,漲幅高達 6.8 倍。?
終端需求持續擴張 誰將最終受益?
六氟磷酸鋰價格受供需關系影響,價格上漲背 后是產能錯配,受制于環評審批等因素,六氟磷酸 鋰的產能建設時間比較長,大約需要 1.5-2 年的時 間,與電解液 0.5-1 年的時間存在一定的錯配,這 也導致六氟供給和需求難以同時匹配,價格更易出 現受到周期性供需關系變化的影響。從技術角度來 看,六氟磷酸鋰的壁壘要高于電解液,技術早期主 要由海外企業把持,隨后在 2010 年國內各大化工 企業逐漸突破技術壁壘開始量產。目前的有效產能 主要集中在多氟多、新泰材料和天賜材料等龍頭廠 商手中。預計 2022 年,新增產能集中在天賜材料、 多氟多和新泰三家。?
天賜材料除了是電解液的龍頭,也是六氟磷酸 鋰的龍頭企業。在電解液領域的競爭中,關鍵在于 掌握原材料供應。天賜材料憑借電解液全產業鏈的 布局,通過產業一體化構建了較深的護城河,公司 產品的市占率可以達到 30%,因此憑借成本和性能 優勢成為電解液行業的老大,這也是公司受益于原 材料上漲而股價暴漲 10 倍以上的關鍵原因。?
當前產能來看,天賜材料現有產能是行業第一: 液體六氟磷酸鋰 3 萬噸,固體六氟磷酸鋰 2000 噸, 下半年可達 3.5 萬噸 ;規劃產能 :全資孫公司自籌 投資建設年產 15.2 萬噸鋰電材料項目,其中液體 六氟磷酸鋰 15 萬噸。?
不確定性在于,雖然天賜材料未來產能釋放有 緩和市場供給的可能性,但由于公司與中央硝子有技 術合作的原因,目前基本用于內銷。因此天賜材料的 產能投放對市場的沖擊預計有限。接下來,全球大概 率仍然呈現供應緊張的狀態,高景氣度和高價大概率 是要維持的,因此接下來天賜材料受益的可能性要看 訂單情況,而行業次龍頭多氟多和新泰或成為新的受 益對象,根據生產特性,行業優勢將向龍頭企業集中。
然而風險在于,需要“提防”的是技術革新帶 來的“替代品”——LiFSI(雙氟磺酰亞胺鋰),新材 料的出現會不會對價格造成沖擊?畢竟六氟當初也是 因為性價比高而被廣泛應用,價格過度上漲,失去性 價比的六氟會不會被拋棄。而且新材料雙氟能大幅提 高電解液耐高溫和高壓性能,在實現電池高溫循環穩 定性方面,包括電池延長循環壽命、提高倍率性能和 安全性上均會有極大的提升。當前包括天賜材料在內 的頭部公司也都在雙氟上面進行了布局。?
畢竟,技術變革最終帶來的必將是反映在終端 市場的降本增效。